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

  • 王安石抑兼并思想之我见

    钟祥财;

    抑兼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都具有打击兼并的明显意图。王安石变法之所以最终被废除,与其抑兼并思想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从传统政治伦理出发,凭借一己的道德勇气和行政权力,王安石希望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国家的经济状况,结果事与愿违。这表明:国家干预可以解决暂时的经济失衡和财政需求,但由于这种干预阻碍了民间经济的自然生存和发展,要真正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2009年10期 v.35;No.335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财务与会计研究

  • 转移定价参与、公平性感知与交易满意度——基于一项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王悦;潘飞;

    文章基于转移定价的行为学研究成果,将管理学中盛行的参与管理研究模型应用于转移定价领域。在国内集团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国外对定价参与行为的研究成果,以及参与行为的情感模型,建立了包括定价参与、公平性感知和交易满意度在内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研究发现,结果的公平性在定价参与提升交易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变量的作用,而过程的公平性则没有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我们的研究有助于集团企业理顺内部交易关系、促进内部交易的顺利进行和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

    2009年10期 v.35;No.335 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1 ]
  • 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

    徐晓东;张天西;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因代理问题存在着低效率的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面临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文章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和信息对称问题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企业投资过度的情况下,与代理问题的解释一致,自由现金流越多、代理问题越大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情况越严重;在企业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与融资约束的解释一致,外部融资的缺口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的企业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投资不足。文章的结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投资的决策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2009年10期 v.35;No.335 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4 ]

金融研究

  • 政府投资期权监管中最优激励与审核机制构建

    张磊;赵进文;

    针对投资期权执行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文章提供了一个以最优契约为基础的审核机制。该机制由于加入了内生惩罚约束而更加符合实际。文章重点分析审核机制对投资期权执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激励机制的替代作用。这种替代作用表现为投资执行效率方面的完全替代和信息租金方面的部分替代。由于审核机制具有一定的期权特征,致使最优审核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最后,以政府实施项目监管和审核机制为背景,提供了一个以股票价格为信号的投资期权审核机制的应用,为政府构建有效的项目投资监管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2009年10期 v.35;No.335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8 ]
  •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

    张成虎;赵小虎;

    国内外反洗钱工作的大量实践表明,金融交易活动是洗钱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可疑金融交易进而发现洗钱线索,已成为反洗钱研究的核心工作。文章将数据挖掘方法与金融领域知识相结合,首先通过对金融交易信息的多层次分析,总结出不同信息层次上的可疑金融交易特征;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交易信息,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方法,并结合客户背景资料,识别出可疑金融交易记录;最后依据贝叶斯判定原理,综合各层次的可疑信息,得到交易记录的整体可疑度,最终为反洗钱监测提供快速准确的参考。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2009年10期 v.35;No.335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3 ]
  •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借贷价值的经验证据

    何韧;王维诚;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在我国18个城市1186家中小企业调查的样本数据,对我国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样本企业建立关系银行的数量和维持银行关系的时间长度与企业成长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中小企业与银行采用关系借贷融资所形成的关系深度与企业的成长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弱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群体中有所体现。文章为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揭示了中小企业培育紧密银企关系的应用价值。

    2009年10期 v.35;No.335 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9 ]

产业经济研究

  • 技术外溢、策略性选址与产业集聚

    彭向;蒋传海;

    大型寡头企业的策略性选址对形成地方性产业集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很多,技术溢出和运输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文章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技术溢出、运输成本和市场竞争的企业选址与产量竞争模型。研究发现企业集聚是完美纳什均衡,技术溢出是导致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企业集聚既可能发生在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也可能发生在城市的其他区位,前提是企业在该区位集聚满足"技术溢出效应"大于"运输成本效应";企业在运输成本最低点集聚的均衡产量最大且企业利润最多,而在城市端点集聚的均衡产量最小且企业利润最小。

    2009年10期 v.35;No.335 9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6 ]

公共经济与管理

  • 论我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基于村民行为选择视角的实证分析

    段鹏;张晓峒;张静;

    从现实状况看,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反贫困模式的成效呈递减趋势。因此,为探究村民的行为选择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文章在合理界定我国农村贫困程度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利用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有序多项选择Probit模型来分析村民的行为选择在"农村脱贫"中的作用。该模型的Gibbs抽样估计结果显示:农村的企业数量、村务管理效率、村民就业结构、村民受教育程度、村内公共投资力度及村民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均构成我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

    2009年10期 v.35;No.335 10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 专利技术垄断、仿冒进入与政府管制政策

    张晖;吴义杰;

    文章通过构建政府、正版厂商与仿冒厂商三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考虑仿冒品厂商的市场结构特征和性质,探讨了仿冒厂商进入条件下正版厂商的竞争行为、策略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市场中有仿冒厂商进入且政府稽查力度较弱的情况下,正版厂商总会选择大于独占均衡时的产出数量作为竞争的最优策略,并且,正版品的市场均衡价格要低于正版品独占时的市场均衡价格;(2)仿冒品和正版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但替代程度不同,仿冒品对正版品仅能部分替代,正版品对仿冒品产生完全替代作用;(3)仿冒品的存在有可能对正版厂商的利益产生正面的影响和作用;(4)在没有考虑政府管制成本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对仿冒品不予追究,或者采取严格的查处力度都会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2009年10期 v.35;No.335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2 ]

国际经济研究

  • 我国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瑟尔沃模型的研究

    韦有周;林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9年10期 v.35;No.335 126-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 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系统的内外部冲击影响——基于虚实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及模拟测算

    李猛;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石油价格波动、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和技术变化等内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为了能从数量上把握冲击的直接和间接效果,文章基于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运用比较静态和比较动态的方法定量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据模拟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含义,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2009年10期 v.35;No.335 13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 个体、部门与家庭特征对城镇人力资本的影响

    杨新铭;王博;

    文章运用CGSS(2003)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教育等级、部门、经验、地区以及家庭等因素对中国城镇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2003年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为8.3%,教育边际收益率递减依然没有发生,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回报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会提高人力资本回报;另一方面与以往多数研究不同,就业的部门差异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但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女人力资本的形成有显著稳定的正向影响作用。

    2009年10期 v.35;No.335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陷阱”——兼论转型的合法性危机

    孙景宇;单既琛;

    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在对利益集团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Davis和North理论意义上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即使是启动和推进制度变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也有可能妨碍制度变迁达至最优点,使其掉入"陷阱"之中。

    2009年10期 v.35;No.335 14-2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理事会成员名单

    <正>~~

    2009年10期 v.35;No.335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