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建筑业管理体制中的若干问题

    俞文青

    <正> 一、关于建筑业的归口管理建国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沿袭五十年代苏联的一套管理模式,按自营和承包两个体系分别设置建筑队伍,实行以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三十多年来,建筑业的领导机构虽然经过多次变动,建筑企业时放时收,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也几经调整,但始终没有打破这种条条管理、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在建筑队伍中,除了存在部属、省属、

    1987年06期 3-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3 ]
  • 论社会主义城市地产市场——兼及香港土地制度

    梁华

    <正> 我国现有的城市土地制度已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土地浪费严重,使用结构很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也相当低。并且,土地国有已徒有虚名,实际上变成了“部门所有”、“单位所有”或“个人所有”。这说明,现行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以改革。然而,改革的出路何在?我国能否建立城市地产市场?建立怎样的地产市场?它的配套条件又是什么?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其他国家的土地制度,以便作出鉴别和选择。

    1987年06期 8-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1 ]
  • 论双重增值税

    钟朋荣

    <正> 关于我国的主体税种目前有四种主张,即以流转税为主体,以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为主体,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同时为主体。我认为这四种主张都有其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双重增值税,以它为主体税种来建立我国的税收体系,将是我国税制改革的理想模式。

    1987年06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2 ]
  •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宋养琰 ,王海东

    <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们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地认识和运用各种经济规律。可是,为要成功地运用各种经济规律,还必须把握各种经济规律的整体联系,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由于没有把握各种经济规律的整体联系,曾经犯过不少错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运用某个经济规律的

    1987年06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8 ]
  • 人民币汇率下调的利弊分析

    张恒毓

    <正> 1986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调15.8%,即由以前的100美元=320元人民币调整为100美元=370.36元人民币。这一决定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经济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如果把国内的议论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币汇率下调有助于扩大出口和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我有利。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靠人民币汇率下调不仅难以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会加剧国内通货

    1987年06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5 ]
  • 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两大功能

    陈良

    <正>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任务已被提到经济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目前,金融市场的观念正被日益强化,并被部分地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对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认识,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对于诸如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与资本主义金融市场有何主要区别,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功能等理论问题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而发展社会主

    1987年06期 24-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1 ]
  • 试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实行单一的实际利率的设想

    毛育仪

    <正> 利息是经济活动中十分活跃的要素,通常我们把存款、贷款(统称本金)的报酬称为利息,把利息对本金的比例称为利息率(简称利率)。一般地讲,利息因计算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利和复利。但实际上,一般是按利率间隔期(而不是结息间隔期)计算的。把上两类利率划分为:间隔期为一个月的月息率和间隔期为一年的年息率。

    1987年06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4 ]
  • 上海经济形势剖析

    <正>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施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国民经济继续趋向稳定、协调发展,是上海1986年经济形势的主流。同时,也潜伏着需求膨胀等不稳定因素。资金短缺、价值形态平衡困难是1987年面临的最大课题。提高经

    1987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0 ]
  • “七五”期间上海外贸出口增长预测及对策

    万曾炜

    <正> “七五”期间,上海的外贸出口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幅度。这不仅是由上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上海自身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迫切要求。因此,客观地分析我们的创汇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实现可能,科学地预测出口生产趋势和寻求棚应的对策,将对上海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87年06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5 ]
  • 上海蔬菜的供应与调节

    王占鳌

    <正> 大城市蔬菜供应的客观要求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城乡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由于人口居住高度集中,消费面广而且层次多,因此对蔬菜供应的客观要求是:数量充足,均衡上市;花色品种齐全,质量鲜嫩;经营灵活,购买方便,使城市广大消费者天天都能吃到新鲜可口的蔬菜。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合理组织流通,不断

    1987年06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0 ]
  • 关于深圳特区财务公司发展情况的研究

    杜公朴

    <正> 经过近几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深圳特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引人注目的。财务公司是深圳特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体。通过对财务公司的研究,可以透视深圳特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现状和走向。

    1987年06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 会计质量管理核算方法初探

    胡源绶 ,施史

    <正> 过去,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仅偏重于统计质量管理,而忽视了其他各方面的质量管理。会计质量管理是除统计质量管理以外的其它各方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会计质量管理核算方法问题作一些探讨。

    1987年06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 外贸统计与海关统计的比较研究

    王三谦

    <正> 1988年1月22日,我国经贸部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根据外贸业务统计,198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累计59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258亿美元,增长5.7%,进口334.1亿美元,增长31.8%。然而时隔不足一个月,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关于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根据海关统计,1985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696.2亿美元,

    1987年06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 中国古代的富民、富国和理财思想

    叶世昌

    <正> 富民、富国和理财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管理中常用的词汇。本文意在说明其含义及古代思想家的有关主要观点。一、关于富民思想富民是中国历代思想家所普遍张主的。他们主观上是想使人民能普遍富裕。但在阶级社会中实际上能够富起来的总只是一小部分人,而这

    1987年06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9 ]
  • 上海集体商业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调查

    刘建华 ,何天瑄

    <正> 改革的基本状况和成效上海集体商业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在历史上曾经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提高,组织形式趋向单一化;二是按国营模式办集体经济,混淆两种不同公有制的区别;三是集体商业由国营商业归口管理,处于从属地位。

    1987年06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9 ]
  • 关于企业职工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评介

    陈晓梅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了。这几年,根据改革实践的要求,理论界已就此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目前的任务在于如何把这方面的讨论引

    1987年06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1 ]
  • 必须重新认识建筑施工企业在分配领域中的改革

    刘承瑞

    <正>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足为了把国家对职工实行的一个层次的按劳分配,改变为国家对企业、企业对职工的分级分配。目的在于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并在宏观上实现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消费基金增长的相充控制,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形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问题。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建筑施工企业在实行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一改革在主观愿望与

    1987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8 ]
  • 下载本期数据